top of page
News
Apr 5, 2024
Dec 30,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護士主導的症狀診所——定期評估及轉介
癌症患者在完成治療並進入復康階段後,或仍需面對由癌症及有關治療引起的各種身體症狀,對其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阻礙他們回復正常生活。然而,本港目前的癌症護理服務(包括症狀管理支援)主要集中於治療階段,尚未能充分滿足患者在復康階段的需求。...
Dec 23,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支援關護診所 為癌症患者提供社會心理支援
儘管醫學發展為癌症治療帶來很多突破,但對於患上第3至4期癌症,或得悉癌症轉移或復發的患者及家人,內心的徬徨、焦慮、悲傷及沮喪等,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不少研究也顯示患者/家人在這階段的情緒一般較初期的癌症患者強烈,生活質素也受到更大影響。因此,如何應對這些情緒、避免這些情緒對...
Dec 16,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復康診所——管理頭頸癌治療後的長遠副作用
頭頸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放射治療、手術和化療。這些治療方法可能帶來各種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可能在治療結束後逐漸減退,但部分副作用可能持續存在,甚至在治療結束後數月或數年才出現。常見延遲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口乾、唾液變得黏稠、容易患上口腔疾病、下頜僵硬、吞嚥困難,以及頸部和肩部僵硬等。...
Dec 9,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癌症康復者如何保持骨骼健康
大家都知道攝取足夠鈣質對保持骨骼健康很重要。在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JCICC)舉辦的骨骼健康工作坊中,發現大部分癌症康復者的鈣質攝取量不足。參加者的每日平均鈣質攝取量只有約300至400毫克,僅為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1,000毫克的一半。為攝取足夠鈣質,應...
Dec 2,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癌症康復者如何把運動融入生活
癌症康復者適合進行運動鍛煉嗎?選擇哪些運動較合適,且應該怎樣開始呢?筆者希望藉此專欄分享一些日常生活可輕易做到的體能運動給各位癌症康復者及讀者。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癌症患者應避免停止運動,並在診斷或治療後盡快恢復正常活動。醫學研究證實,持續進行中等強度體適能運動,能有效減輕癌...
Nov 25,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以接納為基礎的心理干預 助康復者改善情緒健康
癌症康復者完成治療固然可放下心頭大石,但要恢復正常生活卻並不簡單。康復者可能面對失眠、疼痛、疲勞等長期副作用,導致他們感到困惑、煩擾甚至抑鬱,加上需要面對重返職場和癌症復發等憂慮。不少康復者未必知道該如何求助,或應對這些情緒掙扎。...
Nov 11,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癌症康復—專科護理之微循環概念理論及應用
微循環是指血液通過體內最小血管的流動,包括小動脈、毛細血管和小靜脈等向組織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及在清除廢物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微循環的調節涉及血管舒張和收縮,受局部因素以及神經影響,微循環的調節對於維持組織健康和正常功能尤其重要。...
Nov 4, 2023
東方日報 | 醫健:醫健寶庫:癌症康復者小組運動班的好處
保持恒常運動對癌症康復者的好處眾多,包括改善身體骨骼肌肉狀況、強化體能,及緩和治療所引致的副作用。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指引,癌症康復者在得到醫生許可後,建議每星期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心肺功能運動,另加兩天負重運動訓練。...
bottom of page